印墨風乾、固化及聚合
視通風情況、環境濕度及紡織衣料性質而定,自然風乾的時間為60 分鐘。自然風乾的紡織承印物,可以在環境溫度下進行空氣固化/聚合。
自然風乾的承印物僅能容忍溫和的洗滌,例如手洗或使用低水溫的清洗程序。為了使印墨對混合棉花/合成纖維的布料能有最好的附著力,以及對機器洗滌能有最好的抵抗力,可以使用熨斗對紡織承印物做熱處理(heat cure),經熱處理後的織品,其洗燙牢固度符合國際標準組織 Colour Fastness Testing BS EN ISO105-C10:2007。熱處理可以使用熨斗,依據衣服製造商對衣服所標示的最大熱容忍度來進行。使用一般的家用熨斗,溫度模式設為“棉花”,約攝氏150 度(華氏302 度) 。熨燙時,在布料上覆蓋一層植物性含矽化物的羊皮保護(烘烤) 紙。然後將熨斗穩固地壓在承印衣服的內側或承印側上面,至少燙兩分鐘。
空氣固化/聚合(Air-curing/polymerizing):
空氣固化/聚合是一種反應過程。過程中,被引發的化學反應將印墨分子連接起來,形成聚合物鏈。放在通風處(如戶外)的印墨,當印墨分子對氧氣與濕氣產生反應,印墨的聚合化學反應就被引發。
熱固化/聚合(Heat-curing/polymerizing):
印墨自然風乾後,在攝氏150 度(華氏302 度)的溫度下做熱固化/聚合兩分鐘能改善印墨的聚合反應過程,因此能夠增強印墨對機器洗滌的抵抗力,尤其是當承印物是含合成纖維的混合織料時。原因在於,印墨的聚合是一種反應過程。過程中,被引發的化學反應將印墨分子連接起來,形成聚合物鏈,而聚合物鏈會與承印物,如紡織衣料,的纖維連結。因此,當印墨的聚合物鏈與衣料纖維間有更強的連結時,印墨的抵抗力也隨之增強。